7《散文诗两首》 《金色花》
三1(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。)
2(三次嬉戏:母亲做祷告时,开放花瓣散发香气。母亲读书时,将影子投在书页上。母亲去牛棚时,和她开玩笑,恢复原形。)
3孩子:天真可爱、活泼淘气、 孝顺机灵、天生善良。
母亲: 关爱孩子、沉静安详、善良慈爱、有修养,有生活情凋、有虔诚的信仰。
1、 一是印度人也喜欢用花比喻儿童;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。那金黄的色彩,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。人们喜爱花儿,花儿也惠及人们,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。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。
2、看孩子为妈妈做了什么,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愿。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,变成一朵金色花,可以看着妈妈工作,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,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。孩子懂得,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,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,他不图妈妈夸奖,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。所以他只是撒娇,就是瞒着妈妈。
3、上文说,妈妈叫道:“孩子,你在哪里呀?”可以想见,不见了孩子,妈妈多么着急,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,一旦见了,又惊又喜,自然嗔怪孩子。
4(喜爱、赞美。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,印度也一样。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,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,赞美孩子可爱。人们喜爱花儿,花儿也惠及人们,正可以象征母亲喜爱孩子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。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,表达实在美妙!)
五、2、D 3、B 4⑴看着妈妈工作 ⑵让妈妈嗅到花香⑶将影子投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
5、快乐、天真、活泼、可爱 想让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(回报母爱)
《荷叶 母亲》
(三)悟“荷”——领会伟大母爱
1文章借荷叶、红莲、风雨这些形象来抒写对母亲的感受。A:荷叶象征母亲形象。B:红莲象征子女的形象。 C:风雨 象征生活中的困难、坎坷、磨难。
2本文借景写人,托物抒情,借合叶为红莲遮蔽风雨喻母亲为儿女荫蔽人生风雨,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无私,抒发了对母亲由衷的感激和爱恋之情。
四艰辛的历程
参考答案: 1、时间 2、以后就是典家什、当土地,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,不能当'睁眼瞎' 3、爱子,坚强的品质 用意:希望儿子读书,自己再苦也无所谓 4、离别 感动 感激 5、母亲借钱供孩子读书的艰辛历程 6、克服困难,从不向困难低头的精